拉丁舞
拉丁舞(Latin dance)指起源于拉丁美洲的一種風格熱烈歡快的舞蹈,分為國際標準拉丁舞和拉丁風情舞。拉丁風情舞在20世紀上半葉曾風靡一時,但現(xiàn)在只有歷史研究意義。風情舞包括薩爾薩(Salsa)、曼波(Mambo)、梅倫格(Merengue)等舞種。拉丁風情舞是國際標準拉丁舞的起源,它作為美洲、歐洲、非洲的平民舞蹈文化在美洲大陸上逐步融合演變和完善,最終發(fā)展為現(xiàn)今的國際標準拉丁舞。
國際標準拉丁舞分為五個舞種,分別是倫巴(Rumba)、恰?。–ha Cha)、桑巴(Samba)、牛仔(Jive)、斗牛舞(Paso Doble)。除此之外,作為國標舞的拉丁舞也是體育舞蹈競賽中“國際標準交誼舞”的一種。20世紀初期拉丁舞在英國被規(guī)范和發(fā)展,1947年,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xié)會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拉丁舞教學大綱,之后1953年第一屆世界拉丁美洲錦標賽舉行。拉丁舞在風格上熱情洋溢、奔放歡快。曲調(diào)纏綿浪漫,活潑熱烈,節(jié)奏感強。
1953年舉行了第一屆世界拉丁美洲錦標賽,拉丁舞被帶到了國際專業(yè)舞臺上。之后在20世紀30年代,國際標準拉丁舞傳入中國,并在80年代得到較快發(fā)展和大眾歡迎,中國于1987年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標準交誼舞比賽。21世紀以來,拉丁舞在全球范圍內(nèi)非常受歡迎。一些舞蹈風格如桑巴、恰恰舞和探戈仍保留著傳統(tǒng)特點,而現(xiàn)代化的形式如拉丁爵士舞更多地融入當代音樂和舞蹈趨勢。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起源
在15世紀初,當時歐洲探險家首次記錄了拉丁美洲當?shù)氐拿耖g舞蹈。隨著黑奴貿(mào)易的興起,大批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各地。與此同時,熱帶非洲地區(qū)濃郁的民間舞蹈也隨之傳入拉丁美洲,并與當?shù)仄渌麌乙泼竦奈璧革L格相融合,逐漸形成了獨具拉丁美洲特色的舞蹈,即拉丁舞。拉丁舞的舞步和風格主要源自于該地區(qū)的土著舞蹈,作為拉丁美洲流行的民間舞蹈,拉丁舞也被稱為拉丁美洲舞。
發(fā)展
16世紀之交,海上探險家阿梅里戈·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返回葡萄牙和西班牙,記錄了拉丁美洲土著人民的舞蹈風格和內(nèi)容并將其傳播到歐洲,這些土著舞蹈通常圍繞狩獵、農(nóng)業(yè)或天文學等日常概念展開。之后歐洲的殖民者和征服者,如埃爾南多·科爾特斯(Hernando Cortes),開始殖民南美地區(qū),并將當?shù)氐奈璧競鹘y(tǒng)融入了歐洲文化中。
17世紀時,歐洲白人、非洲黑人和美洲本土人的三種文化逐漸融合于美洲大陸。舞蹈在這種文化融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為中下層人民主要的娛樂方式,舞蹈充分展現(xiàn)了三種文化融合的特點。因此,這些在這種融合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舞蹈被統(tǒng)稱為"拉丁舞"。然而,直到20世紀中葉,"拉丁舞"這個名稱才被正式確定。
18世紀,隨著歐洲宮廷舞蹈元素的引入,拉美的民間舞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fā)展。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及其之后,美國人將這些舞蹈傳播到世界各地,特別在歐洲廣為流行。在20世紀30-40年代,這些舞蹈在中國的上海等港口大都市一度非常流行。1947年,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xié)會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拉丁舞教學大綱,之后1953年第一屆世界拉丁美洲錦標賽舉行,比賽涵蓋了六個不同的拉丁舞類別,并首次將拉丁舞帶到國際專業(yè)舞臺上。
現(xiàn)狀
20世紀30年代國際標準拉丁舞傳入中國,80年代時期發(fā)展較快,受到大眾歡迎,先后與日、美、英等國家進行交流活動。中國于1987年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標準交誼舞比賽。
21世紀以來,拉丁舞在全球范圍內(nèi)非常受歡迎。一些舞蹈風格保持了較為傳統(tǒng)的特點,如桑巴、恰恰舞和探戈等,這些舞蹈仍然保留了其歐洲和非洲的傳統(tǒng)元素。同時,一些現(xiàn)代化的拉丁舞形式如拉丁爵士舞,更多地融入了當代音樂和舞蹈趨勢,與傳統(tǒng)的拉丁舞有所區(qū)別。拉丁舞在歷史的發(fā)展中逐漸演變,音樂、舞蹈風格和節(jié)奏都有所變化。每種舞蹈的獨特舞步也在慢慢改變整個舞蹈的演繹方式,拉丁舞發(fā)展出多種不同的形式和現(xiàn)代化的風格。
舞蹈特點 編輯本段
舞蹈動作
拉丁舞在風格上熱情洋溢、奔放歡快。拉丁舞的節(jié)奏快,速度快,以肩、背、腰、腹、腿部的運動為主,而其利用最多的部位是骨盆,要求舞者的胯部相當?shù)撵`活。通過對胯部及身體擺動不同的技術(shù)要求,完成各種舞步,表現(xiàn)各種風格。舞姿嫵媚瀟灑,婀娜多姿。風格生動活潑,熱情奔放。曲調(diào)纏綿浪漫,活潑熱烈,節(jié)奏感強。
音樂特點
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拉丁舞音樂受到黑奴貿(mào)易和歐洲與非洲文化融合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拉丁舞音樂的總體特點為節(jié)奏鮮明,熱情洋溢,活潑歡快,奔放流暢,力求達到狂放忘我的境界。倫巴舞音樂有《Your Body is a Wonderland》 和《I'm Like a Bird》 等,整體風格纏綿抒情,柔美動聽;恰恰舞音樂的經(jīng)典曲目為《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和《Dancing with the Stars》等,歌曲曲風歡快熱烈,浪漫風趣;桑巴舞音樂歡欣快悅,活潑動聽,如碧昂斯(Beyonce)的單曲《Baby Boy》等;牛仔舞音樂熱烈歡快,輕松自如;斗牛舞音樂雄壯激昂,剛健有力,感人奮進。
服裝特點
拉丁舞女舞者的服裝通常選擇一件式連衣裙,連衣裙的顏色可以多樣,常有膚色部分來遮蓋裸露的部分。高級的舞蹈服裝則更豪華,帶有拖尾、手套、水鉆甚至羽毛,使用大量水鉆。服裝力求展現(xiàn)出女舞者的優(yōu)雅和魅力。
拉丁舞男舞者通常穿著白色或黑色的長袖襯衫,襯衫有筆挺的領(lǐng)子和袖口,以保持形象的整潔和專業(yè)。褲子是純黑色的直筒褲,可能帶有一些細節(jié)裝飾,如緞帶條紋或腰線。除了襯衫外,還會有具有獨特的剪裁尾服,使肩膀保持水平,一般為黑色或深藍色。整體特點為注重整潔、專業(yè)和簡約風格,以展現(xiàn)他們在舞臺上的魅力和自信。
舞蹈分類 編輯本段
倫巴舞(Rumba)倫巴舞起源于古巴的非洲黑奴,強調(diào)的是身體而非腳下的運動,重視復雜的交叉節(jié)奏而非曲調(diào)。在19世紀,倫巴舞與哈瓦那當?shù)氐奈璧钢饾u融合。在古巴,還有一種倫巴的鄉(xiāng)土形式,是一種觀賞性舞蹈,舞者雙肩保持水平,可能源于奴隸負重前行的動作。這種鄉(xiāng)土倫巴后來與瓜拉查舞、索思舞以及古巴波利樂舞融合,并于20世紀30年代傳入美國。
恰恰舞(Cha Cha)恰恰舞也源于古巴,其名稱可能來自于西班牙詞語"chacha",意為"育嬰女傭",或者源于"chachar"一詞,意為"咀嚼古柯葉",或來自"char"意為"茶"。最有可能來自一種快速興奮的古巴舞蹈:瓜拉查舞??旎皆谇∏∥璧脑S多舞步中都有體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為"2,3,chachacha"或者"1,2,3,chacha"。恰恰舞的淵源是西非的宗教儀式舞蹈。曼博舞有三種形式:獨舞、雙人舞和三人舞。三人舞中,每一音樂小節(jié)是五個舞步,就是這種形式的舞蹈,后來演化成了恰恰舞。
桑巴舞(Samba)桑巴舞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葡萄牙人在16世紀從安哥拉和剛果帶到巴西的舞蹈之一。桑巴舞在20世紀初發(fā)展于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成為了里約熱內(nèi)盧世界著名狂歡節(jié)上的特有的舞蹈形式。在20世紀30年代,桑巴舞通過百老匯劇和紐約世界博覽會傳入了美國。20世紀70年代時,桑巴開始融入了搖滾和爵士元素,成為拉丁舞主流。
牛仔舞(Jive)牛仔舞最初起源于美國東南部的黑人聚居區(qū),與佛羅里達西米諾印第安人的戰(zhàn)爭舞蹈有密切的關(guān)系。關(guān)于牛仔舞的起源存在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牛仔舞是黑人從印第安人那里模仿而來,另一種觀點認為是黑人把舞蹈從非洲帶來,然后印第安人從他們那里模仿。牛仔舞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在南方黑人社區(qū)中流行,并逐漸在整個美國傳播開來。
斗牛舞(Paso Doble)斗牛舞,西班牙語中意為"兩步",是西班牙的一種民間舞蹈,以斗?;顒訛榛A(chǔ)。斗牛舞在20世紀30年代流行于巴黎上層社會,許多舞步都有法語名稱。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xié)會對斗牛舞進行了規(guī)范,并在全球范圍內(nèi)推廣。由于斗牛舞的表現(xiàn)力和嚴格的音樂性,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才能成功表演。
薩爾薩舞(Salsa Dancing)薩爾薩舞是一種充滿樂趣和活力的舞蹈,最受歡迎的拉丁舞之一。它起源于拉丁和非洲加勒比地區(qū),起初在古巴形成。法國人將他們的鄉(xiāng)村舞蹈"Danzón"帶到古巴,與古巴的非洲舞蹈混合,形成了薩爾薩舞的基礎(chǔ)。隨著古巴、波多黎各、墨西哥和南美的音樂家來到紐約,他們將本土音樂風格與美國爵士音樂相融合,創(chuàng)造了多樣化的薩爾薩音樂。這種音樂的不同風格在不同地方產(chǎn)生,如古巴、紐約、哥倫比亞和波多黎各,都有著獨特的風格。
波列羅舞(Bolero)波列羅舞是一種慢節(jié)奏的拉丁舞,起源于西班牙和古巴。它是一種獨特的舞蹈,融合了拉丁舞和舞廳舞的特點?;瑒拥牟椒?、柔和的臀部動作和緊密的舞姿使得這種舞蹈具有浪漫而有力的風格。
默朗格舞(Merengue)默朗格舞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拉丁舞蹈,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非常受歡迎。默朗格舞非常適合新舞者學習,因為它非常容易上手,舞者在每個音符上邁出一步,通常伴隨著臀部的擺動。這種舞蹈被認為與薩爾薩舞屬于同一"家族",在夜總會和社交舞場合非常流行。
巴恰塔(Bachata)"巴恰塔"一詞意味著"聚會"或"社交聚會",最初用來描述圣多明各的即興家庭聚會。它與在圣多明各首都的花園和街道上舉行的慶?;顒佑嘘P(guān)。在這些活動中,巴恰塔舞逐漸產(chǎn)生并發(fā)展。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上層階級中巴恰塔舞并不受歡迎,因為上層階級認為這種舞蹈是庸俗的。多米尼加共和國的特魯希略獨裁政權(quán)傾覆后,多米尼加共和國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巴恰塔才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泛公開地被接受。
價值影響 編輯本段
拉丁舞一直是西班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舞蹈是通過多樣性的融合誕生的。它受到了美國,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當?shù)匚璧傅挠绊?,漸漸成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舞蹈風格之一。這是一種傳承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同時也是拉丁美洲對外傳遞國家元素和歷史文化的方式。此外,拉丁舞是拉丁裔人聚集在一起慶祝和聯(lián)系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西班牙裔傳統(tǒng)月期間,舞蹈在吸引人們對文化保護傳承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拉丁舞的傳播也是提高西班牙裔對其歷史文化認知的一種方式。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