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和老鼠
《貓和老鼠》(英文名:Tom and Jerry)是由美國動畫師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于1939年5月8日創(chuàng)造的美國長篇動畫。該系列以“鬧劇”為特色,主要講述了湯姆貓和杰瑞鼠之間斗智斗勇的喜劇故事。
《貓和老鼠》最初由米高梅卡通工作室出品,首部《甜蜜的家》于1940年2月10日在美國播出,到1958年該工作室關閉之際,共有114集。1961年,米高梅總公司與導演吉恩·戴奇重啟了系列,制作了13 集短片電影。而在1963到1994年間,《貓和老鼠》先后3次更換導演幾度變更出品方,湯姆與杰瑞的形象也因此有了一定的變動。1996年隨著時代華納收購特納娛樂,《貓和老鼠》的版權正式歸屬華納。
2006年上半年,華納兄弟動畫公司制作了名為《貓和老鼠故事》的新電視劇系列。除在美國等地區(qū)發(fā)行外,1970年,《貓和老鼠》還被中國臺灣改名為《妙妙妙》引進播出。10年后,該動畫登上中國內(nèi)地的熒屏,名為《托姆和小杰瑞》。1991年,中國中央電視臺再次引進了約130集的大雜燴版。進入21世紀后,《貓和老鼠》在中國內(nèi)地地區(qū)被改編出了多個方言版本,以VCD的形式發(fā)行。
2009 年 1 月,IGN 將《貓和老鼠》評為 100 部最佳動畫電視節(jié)目中第 66 位。此外,該動畫還曾七度贏得奧斯卡動畫短片獎。
動畫制作 編輯本段
創(chuàng)作背景
動畫師威廉·漢納原本是一位建筑師,在1930年代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中失去工作后,通過自己的繪畫才能,獲得了在米高梅電影公司工作的機會。在這里,他遇到了同事約瑟夫·巴伯拉。1938年,兩人制作了他們的第一部作品動畫作品——《Gallopin Gals》。1939年,他們再次選擇合作制作動畫。起初,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曾考慮過把動畫的兩個主角設定為狐貍和狗的搭配,但之后還是選用了貓和老鼠。該作品名為《甜蜜的家》,并在此后成為了《貓和老鼠》系列的第一部動畫片。而這部動畫,也為“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的互相追逐模式打下了基礎。雖然《甜蜜的家》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但這部影片反響并不熱烈,使得米高梅電影公司有了放棄繼續(xù)制作“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的打算。不過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不顧高層反對,繼續(xù)創(chuàng)作。這讓當時米高梅電影公司的上級弗雷德·昆比最終同意了他們繼續(xù)制作貓和老鼠主題的故事。
取名由來
在《貓和老鼠》系列的第一部動畫片《甜蜜的家》動畫中,主角貓叫賈斯珀(Jasper),老鼠叫金克斯(Jinx)。第二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在說服米高梅電影公司繼續(xù)生產(chǎn)《貓和老鼠》系列的動畫后,便著手給兩位主角更換名字。當時,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弄了個投票活動。最終,動畫師約翰·卡爾的“湯姆(Tom)和杰瑞(Jerry)”的名稱建議,在投票活動中以高票勝出,并被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采用。這對名字的設定,最開始源于倫敦記者皮爾斯·埃根寫的《杰瑞·霍桑的和他的優(yōu)雅的朋友科林斯·湯姆》(Jerry Hawthrone and his elegant friend Corinthain Tom)(1823)一書,后在19世紀時成為倫敦的年輕人經(jīng)常使用的俚語。
故事情節(jié) 編輯本段
杰瑞是一個聰明機智的淘氣小老鼠,有著機智靈活的大腦和快速敏捷的身體。他常常在各種家具和物體之間穿梭。湯姆是一只灰色的貓,有著強壯的身體和鋒利的爪子,但是他的頭腦卻不如杰瑞聰明。
盡管“生活”在湯姆的主人家中,但杰瑞每天都會為食物發(fā)愁。為此,他不得不每天冒著被湯姆追捕的風險,去尋找食物。盡管如此,杰瑞總是能夠以他的聰明才智和靈活的身體成功躲避湯姆的追捕。而湯姆用盡了各種方法,比如設置陷阱、追逐杰瑞等,但都無法成功抓住杰瑞。每當湯姆抓住杰瑞的時候,杰瑞總是能夠以他的機智和勇氣逃脫。
此外,在湯姆和杰瑞的斗爭中,也會有其他小伙伴的參與。比如斗牛犬斯派克、老鼠泰菲等等。
在多次的斗爭中,湯姆和杰瑞逐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盡管他們的身份是天生的敵人,但他們卻開始互相理解和尊重。他們不再是簡單的追逐和逃脫的游戲,而是開始一起尋找樂趣和解決問題。
創(chuàng)作過程 編輯本段
初創(chuàng)時期
在早期的《貓和老鼠》系列動畫創(chuàng)作中,原畫師們需要先在紙張上進行創(chuàng)作,然后再將圖案轉(zhuǎn)到膠片上。一秒24幀動畫,制作團隊需要一幀一幀進行手繪,平均一部動畫需要15000張的中間畫。畫好之后,團隊成員在將其連續(xù)起來,再統(tǒng)一用賽璐璐上色。一集7分鐘的動畫,通常要花費150人的團隊2到18個月的時間進行制作,制作成本在當時達到了5萬美元。這導致他們每年花在《貓和老鼠》的時間很有限,只能每月按部就班地制作一小部分。從1939年到1958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共為米高梅電影公司制作了114集《貓和老鼠》系列動畫。而該系列,也因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在1957年的離開,米高梅電影公司于次年關閉動畫部,宣布停止。
項目重啟
1961年,米高梅電影公司重啟“貓和老鼠”動畫項目。此期間,該系列動畫的導演則是曾創(chuàng)作了《大力水手》的吉恩·戴奇。一開始,吉恩·戴奇并不喜歡《貓和老鼠》這個系列,他認為片中“湯姆和杰瑞互相追打的設計”是“毫無必要的暴力”設定。不過在開始制作后,他很快便意識到,“沒有人把片中暴力當回事”,它只不過是“對人類夸張情感的一種戲仿”。此外,吉恩·戴奇還選擇將故事背景放到19世紀的捕鯨船、內(nèi)羅畢的叢林、古希臘上城或者美國西部等更具異國情調(diào)的地方。除了作為該系列的導演,吉恩·戴奇還完成了大部分動畫劇本的創(chuàng)作,只是偶爾也會找其他人進行協(xié)助。在他接手《貓和老鼠》系列的動畫創(chuàng)作后,共制作了13集的內(nèi)容。
再度更換
1963年,《貓和老鼠》系列動畫導演再次更換,這次接手制作的是查克·瓊斯。從華納兄弟動畫部跳槽至米高梅電影公司的查克瓊斯,與好友萊斯·高盛一起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動畫工作室“孿生塔12工作室”(后來改名為米高梅動畫/視覺藝術)。他們在接手《貓和老鼠》系列的制作任務后,便開始重新設計湯姆和杰瑞這兩位主人公的形象——湯姆眉毛變粗,皮毛從藍色變成灰色,耳朵更尖尾巴更長,杰瑞的眼睛和變的更大。此外,原先動畫中MGM標志性的開頭“獅子吼”也被改編成了湯姆的叫喊。自1963年開始,兩人在《貓和老鼠》前作的基礎上,繼續(xù)制作了34集系列短片。直到1967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停止制作《貓和老鼠》。
電視動畫時期
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再次合作,推出了《貓和老鼠秀》。該版本中,杰瑞在形象上有了改變,開始戴起紅領結(jié)。而為了滿足當時兒童觀看電視的要求,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則不得已放棄貓和老鼠追逐打鬧的場面,讓貓和老鼠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動畫中便經(jīng)常出現(xiàn)了湯姆和杰瑞攜起手來去探險或者坐在沙灘上談心的場景。此外,美國動畫制作公司飛美遜工作室也和米高梅電影公司進行了合作,聯(lián)合制作了《貓和老鼠》電視劇,并于1980年正式推出。
1986年,米高梅電影公司被特納廣播電視臺收購,《貓和老鼠》系列版權變更為特納廣播電視臺。20世紀八、九十年代,電視行業(yè)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當時流行將經(jīng)典卡通形象推陳出新,于是特納廣播電視臺和威廉·漢納、約瑟夫·巴伯拉合作,于1990年3月2日制作了《小貓小鼠》。這一時期湯姆與杰瑞的形象變得更小,杰瑞除了繼續(xù)戴著紅領結(jié)外,湯姆則戴起了紅色的帽子。此外斯派克狗和他兒子泰克也有了配音對話,并時常穿插出現(xiàn)在各劇集中。
1996年,時代華納收購了特納娛樂公司,《貓和老鼠》系列的版權擁有者再次變更。2006年上半年,華納兄弟動畫公司制作了名為《貓和老鼠故事》的新電視劇系列,一共13集,每集半小時,每集包括3部短片。這是《貓和老鼠》電視史上,第一次采用了原始的經(jīng)典短片風格,還輔以“鬧劇”的形式進行制作。該系列于2008年停播。2012年,時代華納推出了《貓和老鼠秀》的第二個系列。該系列每集共2個短片,每個短片11分鐘。在角色的設定上,制作方保持了原始電影短片的外觀和核心角色。此外,制作方還將角色重新定位到更夢幻的世界中,包括中世紀城堡與瘋狂科學家的實驗室等等。
重制
后來無論是電視臺重播,還是發(fā)行的DVD中,《貓和老鼠》系列動畫的一些劇集都進行了重制。包括多次出現(xiàn)的黑人角色“兩只鞋太太”,以及“涂黑臉”假扮黑人的橋段、黑人食人族的情節(jié)、吸煙鏡頭等等,要么刪去部分爭議鏡頭,或重新設計及繪制人物形象,或重新進行配音制作。
形象演變 編輯本段
湯姆和杰瑞的形象誕生于1939年,但在1945年有了明顯的改變。1945年后的大部分時間,湯姆比之前在動畫中的表現(xiàn)與現(xiàn)實中的貓更加相似,更兇猛的形象多了。截至2020年,湯姆的形象共變動了14個版本。
此外,老鼠杰瑞的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在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再次合作推出的《貓和老鼠秀》中,杰瑞開始戴起紅領結(jié)。而到了1990年3月2日,兩人制作的《小貓小鼠》中,杰瑞的形象變得更小。
幕后
因劇情的設定中沒有對白,其內(nèi)容的推進和開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背景音樂和肢體動作來呈現(xiàn)。為此,動畫師伊夫·斯彭斯曾一邊對著鏡子做出各種夸張的表情,一邊進行角色的創(chuàng)作。導演威廉·漢納還曾在劇本會議中,對相關角色進行模仿。而為了省錢,湯姆和杰瑞的對話,則是由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兩人進行配音制作。
在1940-1967年間,米高梅電影公司共出品了161集《貓和老鼠》的系列短片,因為均有美國電影協(xié)會MPAA的分級,所以《貓和老鼠》最初的161集內(nèi)容嚴格意義上屬于電影類別。
作品配音 編輯本段
早期的“貓和老鼠”系列沒有對白,劇情的推進主要依靠背景音樂和角色的肢體動作設計。為此,當時的主創(chuàng)團隊設置了專門的音效部門,提供劇情中可能用到的音效(火車的轟隆聲、蜂鳴、斷裂的樹木等)。此外,該動畫片中貫穿了許多世界級鋼琴曲,如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肖邦的《大圓舞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等。據(jù)統(tǒng)計,出現(xiàn)在影片中的古典名曲有50多首。
《貓和老鼠》被引入中國后,部分地方電視臺還推出了方言版本。例如,四川方言評書表演藝術家李伯清就擔任了《貓和老鼠》四川話版的藝術顧問和現(xiàn)場指導,并且參與配音的都是他的弟子們。
播出收視 編輯本段
《貓和老鼠》首部劇集《甜蜜的家》于 1940 年 2 月 10 日 19 點在劇院首映。1965-1972年間,查克·瓊斯基于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在1940-1957年制作的114部影院版《貓和老鼠》動畫短片重新打包編輯了電視版《貓和老鼠》,并制作了新片頭,在美國播出。1975年,威廉·漢納和約瑟夫·巴伯拉再次合作,推出了《貓和老鼠秀》,“貓和老鼠”系列正式從電影轉(zhuǎn)向電視動畫,開始在美國SaturdayMorningTelevision播出。
美國之外,《貓和老鼠》于1970年首次被引進中國臺灣地區(qū)時,當時臺視曾將其暫時譯為《妙妙妙》,后來華納家庭娛樂在臺灣地區(qū)發(fā)行的DVD則將其翻譯為《湯姆貓與杰米鼠》。該中國大陸各電視臺于1980年代播出時,曾經(jīng)將其譯作《托姆和小杰瑞》,南方電視臺曾經(jīng)將其粵語版譯作《著魔的貓》。1991年,中國中央電視臺引進的則是《貓和老鼠》約130集的大雜燴版。進入21世紀后,為了發(fā)行VCD,中國各大出版商還推出了貴州方言版、東北方言版、河南方言版等不同地區(qū)的方言版本。此外,該系列動畫在日本播出時,也通過配音演員重新進行了制作。
作品特色 編輯本段
相較于其它動畫,《貓和老鼠》最大的特色便是每集約7分鐘的短片設定和零臺詞設計,內(nèi)容都靠角色的肢體語言、背景音樂和相關音效去推動。由于篇幅短小、沒有對白以及“貓鼠斗”中常常伴隨而來的肢體沖突與對物品的大肆破壞,使得《貓和老鼠》在視覺語言方面凸顯出高度的優(yōu)先性。此外,其內(nèi)容的無政府主義傾向設定,也是它的特色之一。
作品影響 編輯本段
《貓和老鼠》的受眾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層,它從被推出至今,不僅衍生出了各種形式的作品,影響力甚至滲透了其他領域。2016年,一位埃及官員將中東地區(qū)犯罪率上升歸咎于這部動畫片;而時任伊朗最高領導人至少曾兩次用湯姆和杰瑞來形容美伊關系。此外,中國鋼琴藝術家郎朗其表演時豐富的肢體語言,也是受到了《貓和老鼠》中部分劇情的影響。
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1941年第1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甜蜜的家》提名
1942年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耶誕夜》提名
1943年第1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揚基都德鼠》獲獎
1944年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老鼠的麻煩》獲獎
1945年第1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請保持安靜》獲獎
1946年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貓的協(xié)奏曲》獲獎
1947年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杰基爾博士和公老鼠》提名
1948年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小孤兒》獲獎
1949年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麻煩的誕生》提名
1951年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杰瑞的遠親》提名
1952年第2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老鼠雙劍客》獲獎
1953年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老鼠約翰》獲獎
2005年第57屆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動畫短片《空手道保鏢》獲獎
附件列表
詞條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qū)I(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 下一篇 鐵臂阿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