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屬分類  >  傳統(tǒng)文化   

寒衣節(jié)

寒衣節(jié),又稱“十月朝”祭祖節(jié)”冥陰節(jié)”十月朔”燒衣節(jié)”,俗稱“秋祭”或“鬼頭日”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祭祀節(jié)日,有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也被稱為中國的三大節(jié)日“鬼節(jié)”

相傳寒衣節(jié)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清明節(jié)祭祖的習俗不同,寒衣節(jié)的主要意義是給死者送寒衣。農歷十月將進入寒冬,所以人們會為已故的祖先多燒些御寒衣物,以示思念同時,活著的人除了吃面條,還會穿新衣服過節(jié)、紅豆飯、餃子、迎冬等節(jié)日習俗。寒衣節(jié)不僅僅是慶祝米粒回歸,更是通過祭祀活動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和緬懷,用人文秩序表達祖先順應自然秩序的態(tài)度。寒衣節(jié)流行于我國北方地區(qū),一直傳承至今,但其概念逐漸模糊,只有部分地區(qū)還保留著這一節(jié)日習俗。

目錄

歷史發(fā)展 編輯本段

相傳寒衣節(jié)起源于周朝的一種祭祀人們每年農歷十月初一祭奠先亡者,稱為送寒衣,但宋代有準確記載?!抖Y記?月令》年,記載了周朝臘祭的情況古人祭祀獵物,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之神,在門口祭祀五代祖先,同時安慰農民,頒布新的作息制度;而《詩經·豳風·七月》記載七月天氣轉冷,九月轉冷,是人為人父母的日子、你關心的人,比如戀人,送溫暖衣服的那一天。同時,人們也會想念死去的親人冷不冷,給他們送去棉衣因此,寒衣節(jié)也有一個名字叫“授衣節(jié)”

唐代及以前,農歷九月賜衣,日期不定據(jù)《唐大語令集》年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九月初一被定為寒衣節(jié),朝廷正式承認寒衣節(jié)的存在,直接影響了民間的掃墓贈衣習俗。宋代是寒衣節(jié)的成熟時期因為9月份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還沒有進入寒冬,所以推遲到10月份《東京夢華錄》010010010《夢梁錄》準確地記載了寒衣節(jié)的時間是農歷十月初一,人們開始祭拜祖先,為祖先燒紙和衣服;在明朝,有賣冷衣服的商店;清朝時期,寒衣節(jié)的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在中國廣大農村幾乎沒有改變。

新中國成立前,農歷十月初一也叫“散工日”或“結賬日”也就是一個大家族會在這一天設宴獎勵長工、短期工,并算了一筆賬,讓他們回家,同時宣布是否繼續(xù)留用,留下電話“打冬”或“打冬活”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大多在這一天改善生活,慶祝豐收。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現(xiàn)代元素被不斷地融入到傳統(tǒng)的祭祀活動中,寒衣節(jié)也成為了人們 的父母、戀人等家庭成員準備御寒衣物,表達愛意的重要節(jié)日;死者的祭品變得五花八門,從傳統(tǒng)的紙衣服到家用電器,再到豪華別墅和豪車。

節(jié)日習俗 編輯本段

祭祖:寒衣節(jié)要祭祀祖先,祭祀活動有墓祭和家祭兩種。墳墓祭祀是在祖先面前舉行的墳墓和服裝是由五色紙在墓祭祀前、帽、鞋、被、房舍、騾馬等紙制品,準備相應的供品。掃墓祭祀時,供品排列在墳前,點上香燭,一家人輪流舉行跪拜儀式,然后擺放錢和紙衣、在墳前焚燒房屋等;家庭祭祀是在家里舉行的儀式在陜南,人們在家庭祭祀時在每家房子前后的院子里、路邊撒上灰圈,里面焚燒冷衣服和紙錢,以示逝者各取一份,互不相讓。在陜西寶雞,不僅家家戶戶在祖墳上燒紙衣紙錢,晚上還在家燒紙哭。

寒衣節(jié)寒衣節(jié)

燒寒衣:寒衣是給已故祖先穿的御寒衣物這一天,人們在早上準備御寒的衣服和供品下午,有墳的家庭會去墓地祭奠,給先人燒紙錢和寒衣,沒有墓地或離墓地遠的會在十字路口焚燒,表達哀思。根據(jù)民間傳說,10月1日是孤獨的靈魂會議人們送寒衣,不僅要燒給先人,也要燒給孤魂野鬼。在一些地方,焚燒寒冷的衣服被改為“燒包袱”在一個紙袋里放很多鬼紙,寫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字,這叫“袱”人們認為在陰陽界錢能買到東西,只能買到死人的紙衣服、房舍、只有當冥幣等物品被燒干凈后,師洋的紙才能變成冥界的布、衣服、房舍及金錢等。

吃面條:在寒衣節(jié)那天吃面條最初的面條是煎餅形狀的,但在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面條,包括陽春面、蕎面、蘭州拉面和其他類型的面條。

吃紅豆飯:在江蘇,人們通常吃紅豆飯來悼念一個在地主的刀下悲慘死去的牛郎。

吃餃子:十月是冬季的第一個月,第一年的第一天是冬季的第一天餃子不僅是祭祖用的,也是一家人吃的人們在餃子中放入各種餡料,吃后可以為身體提供足夠的熱量,以抵御冬天的寒冷。在河南洛陽,有“十月一,油唧唧”包餃子就是如此。 

吃糍粑:中國南方有吃糍粑的習俗,也有“十月王朝,激情燃燒”的俗語。

迎冬:在古代,人們認為寒衣節(jié)是進入冬天的象征,包括“授衣”和“開爐”慶祝的時候,雖然天氣還暖和,家里當家的女主人還是會把事先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孩子和丈夫試穿,慶祝冬天的到來,這就是所謂的“授衣”主人還會把爐子拿出來,把爐子和煙囪收拾好,試著點一把火,保證爐子涼下來還能正常使用,這叫“開爐”民間相信寒衣節(jié)那天會有鬼出來,街上陰氣較重男人因為陽氣可以隨便出門,而女人則可以 因為天氣陰,我不能出去。

文化內涵 編輯本段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在收獲時節(jié)祭祀祖先以示孝順的習俗十月,既是慶祝米粒歸倉享祖的謝幕時節(jié),也是抵御嚴寒的開篇大典。寒衣節(jié)的本質是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感恩人們向已故的親人表示敬意、大量的撫慰死者的社會活動表達了先民以人文秩序順應自然秩序的態(tài)度。同時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我們祖先的追求“天、地、人”和諧統(tǒng)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遵循自然法則的想法。

附件列表


0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小年    下一篇 臘八節(jié)

同義詞

暫無同義詞
精品国精品国产久自在,亚洲色欧在线影院,国产av日产亚洲,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www.sucaiwu.net